首页

sm论坛视频在线1区

时间:2025-05-30 07:20:11 作者:舌尖上的端午节:赣南客家乡亲粽叶制作限定美食“芭蕉米果” 浏览量:23509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普洱景迈山当地民众在采茶。 谭春摄

  在景迈山,先有森林,后有村寨。

  人们感恩大山的收留,珍惜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并合理利用山地环境:水源地在山顶,古茶林和村落在山地的中部,外围的防护林可以防止冬天低温和病虫害传播,而耕地则在水源充足的低海拔地区,避免种植过程中对古茶林的干扰。

  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指出,这样一种“垂直海拔土地利用”的方式让森林得到利用、茶林得到保护、村寨得以延续,彰显了先民遵循自然、保护古茶林的智慧。

  村寨规划也秉持着集约用地的原则:村民们会在建寨之初先设立每个村子的寨心,景迈山人认为每个寨子都有守护神,而寨神的居所就在寨心。为了得到寨神的庇佑,民居都围绕寨心布局。村民就地取材,用竹子、木头建起房屋。为适应本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形成了底层架空的民居形式,这种类型被称为“干栏式建筑”,人们在这里从事茶叶晾晒、揉捻工作。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邹怡情负责对景迈山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修缮及内部适用性改造利用,从最基础的防水、隔音等问题入手,让老屋新生,在景观风貌上实现聚落空间与遗产地的整体协调。如今,行走在景迈山,古茶树枝干遒劲,叶片茂盛,传统民居风貌依旧,消防、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在景迈山,先有茶树,后有居民。

  每年三四月,制作春茶是景迈山人的头等大事,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最讲究的采摘与制作工艺,仍依赖手工完成,茶叶被铺洒到专为晒茶安置的露台上,等待阳光的雕琢。

  当秋天茶籽成熟,村民会在林间空地补种茶籽。古茶林是古树、新树、大树、小树共存,有机更新的古茶林,与祖祖辈辈景迈山人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文化景观。

  早在2004年,景迈山各村落的电线改造就“让道”于古茶林。后来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景迈山的古村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澜沧县委副书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透露,为实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普洱市颁布实施专项法律3部、规章制度7部,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编制了景迈山村庄规划,为遗产区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普洱景迈山当地民众在祭茶祖。  自培平摄

  在景迈山,万物有灵,茶树有魂。

  茶山人将茶叶视作生命的一部分,由生态伦理衍生出信仰体系。

  万物有灵是景迈山人所持的朴素观念。敬畏自然、守护生灵成为当地民众自觉的生态伦理。每逢重要节日,村民会到佛寺祭拜。南传佛教是景迈山傣族和布朗族共同的信仰。

  茶祖崇拜则是景迈山种茶民族的民间信仰。他们将带领先民迁徙至此并开辟茶林的部落首领奉为茶祖。布朗族的茶魂树、傣族的茶神树代表茶祖守护着茶林,见证了古茶林延续千年,依然充满生机。

  每年四月,布朗族会迎来最重要的节日“山康茶祖节”。布朗族人将一年中最好的春茶献给茶祖帕哎冷,在茶魂台呼唤茶魂,祈求茶祖保佑茶林和村寨。在布朗族庆祝茶祖节的同时,傣族迎来傣历新年泼水节。大家将新制的春茶献给缅寺,把黄米饭、蜂蜡献给茶神树,以表达感恩之情。

  记者在芒景山茶魂台看到,每组祭祀柱有五根,分别代表了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景迈山区域内五个世居民族。以“和”为核心的景迈山茶文化,强调天和、地和、人和,身和、心和、意和,反映出养生、修性、怡情、尊礼的精神内涵,塑造了当地世居民族平和友善的民族性格,在有限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各民族之间不仅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相互帮助,和谐共存。

  茶,已经深入景迈山人的基因。“我6岁开始采茶,采到88岁”,一位老人说;“我们生活中的粮食和钱财,是从茶叶中来的”,一名母亲说;“我是景迈山的姑娘,茶林是我们的嫁妆”“我爸爸做草药,茶对于我就是布朗族的一种药”,景迈山的青年人这样说……

  茶树,让景迈山人有了根。千百年来,景迈山人不断“驯化”茶树、与茶共生共荣,有了这千年万亩古茶林。

  所以,如果有人问:景迈山上的古村寨何以成为今日样貌?答案是,从这座山上生长出来的。

  以茶为生、以茶为乐、以茶为神,景迈山人创造出一个氤氲着茶香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创新成为各地“新春第一会”鲜明标签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美国枪支泛滥令人触目惊心。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持枪权,从此持枪自由被美国人视为一项重要的个人权利。在这样的“枪支文化”作用下,美国成为世界上民间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据瑞士“小型武器调查”项目评估,全球民间持有枪支从2006年的6.5亿增加到2017年的8.57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民间拥枪数大幅上升。2017年,美国私人拥有枪支约3.933亿支,而当时美国人口不到3.265亿人,平均每100人约拥有120.5支枪。而位居第二的是处于战乱之中的也门,每100人拥枪数为52.8支。无论是私人拥枪总数,还是人均拥枪数量,美国都高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身的枪支泛滥问题还导致枪支走私行为在周边国家愈演愈烈。墨西哥政府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50万支枪从美国走私流入墨西哥。拉丁美洲“犯罪洞察”组织202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从美国流入加勒比地区的非法枪支导致该地区的谋杀犯罪率不断升高。美国康涅狄格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克里斯·墨菲认为,“只有在美国,人们可以如此随意地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在美国,人们如此崇拜暴力。”

【青听·两岸】四川话、河南话、东北话……台湾同胞讲大陆方言,你打几分?

漫步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碧波荡漾,白鹭齐飞。曾经的马銮湾水质被老百姓称作“可乐”。经过多年治理,水的颜色从泛黑的“可乐”变成了透亮的“雪碧”。现在,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争相飞到马銮湾过冬。

一位贪腐书记的三个绰号

英国皇家化学会首席运营官保罗·路易斯(Paul Lewis)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希望未来有机会和南昌建立深入合作。

文明遇鉴|一杯中国茶,氤氲全球文化新风尚

在日常工作中,吴孟宣经常随身携带《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和《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等书籍,提前了解次日作业计划,翻阅相关书籍进行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她虚心地向班组的老师傅请教。从实操练手到理论练脑、从月度考试到岗位练兵,她都踊跃报名、主动参与,抓住一切能提升技能水平的机会。

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交流项目在广西南宁启动

暮春时节,泰山彩石溪迎来了山花烂漫的盛景。此时,碧桃、杜鹃花等山花争艳斗丽,点缀在绿意盎然的山间。溪水潺潺流淌,与山花、奇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游客们或沿溪漫步,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